-
- 首页 > 句子大全
我,就是碍你的爱好的美文
作者:
admin • 更新时间:2024-06-29 •阅读 1

佛教 浮云花纹 分割线作为壹个中文系的学生。我感觉我没为伟大的文学事业做啥贡献,添砖加瓦,反而天天在公众号讲段子,调侃各路人等,着实有点羞愧。然而转念一想,我乐意啊!我觉得我总比那些没读过几本书还瞧不起周遭的空气的人好得多。下面向我们讲壹个经历:上课的时候,我正在考虑壹个终极的哲学问题——关于生存和死亡之间的过渡性延续必备手段的挑选问题——中午吃啥子。大家教文学理论的老师问了壹个问题,你们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人离家谈论的是啥子吗?我旁边的妹子颇有自负地接了一句——琼瑶!老师只是在微笑,不,是《梦的分析》!我……没读过《梦的分析》的我瑟瑟发抖……然而本着厚脸皮的精神还是继续听课,然后就听到了老师正在讲段子,讲的也是中文系的段子。中文系的同学与别的系的同学相遇了。中文系:“最近在读啥书啊?”别的系的同学回答:“盗墓笔记!”中文系“……”(内心:这单人如何看这种书,不是与我壹个层次的)别的系:中文系:“最近在读啥书啊?”别的系回答:“米兰昆德拉的《生命不可承受之轻》。”中文系:“哇,你好最牛,读的书也好最牛!”=我感觉我壹个看网络小说的,都不好意思说我的阅读故事。因为我怕被嘲讽。真的有的人,觉得全部的网络小说都是辣鸡。我想起壹个争论。一场很大的争论,时间发生在几年前。那是一场关于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争论。源自于壹个时间点引起的论争。那年,是“ip元年”,从那年最初,IP的概念炒热了起来,很多网络小说走上了影视化道路,就我记得的,有《盗墓笔记》《诛仙》《鬼吹灯》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《极品家丁》《择天记》等等。然后下面讨论得挺热烈的。我们有兴趣就自己看看。除了一些跳梁小丑外,我们基本达成共识。咋们井水不犯河水,该干啥干啥去。我想,经过这次讨论,我们都应该摆正了态度,奈何刚上知乎,偏偏遇上这么个问题。今年原来还是有的人对网络小说“反感至极”?我真的有点想笑。我从来不会认为我读了几本网络小说而骄傲自豪,因为我深刻地了解,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差距。但是我是真的很烦只是读了几本传统文学就瞧不起大家的人。也烦那种网络文学永远比不上传统文学的观点。我是发自内心地想请这些人,离家,左拐。不好意思,暴躁了。我想起来无数个关于鄙视链的问题,总的来说就是谁也瞧不上谁。而且关系复杂。从看剧到打游戏,都各有一套。咋们文学也有一套。就是读书的鄙视链。你别说,还真有。外国文学>中国现当代文学>网络文学基本上就是这个脉络。而且我是深有体会。总有人怀着毫无道理的偏见与最大的恶意,比如:看这东西肯定没出息!与你如何看这么low的东西。不好意思,我还真的很爱看的呢。我也不了解该说啥子,但总觉得还是要说点啥子。第一点我想说的就是纯文学从来就是小众的东西。事实证明,看网络小说的人是最多的,但偏偏是受到嘲讽最多的,谁让大家人多,代表着大众的一般水平。(笑)网络文学的性质,是通俗与大众的文学。上壹个梁启超的段子,不知是真是假。上世纪20年代,梁启超在东南大学,其门生罗时实等问:“国粹将亡,为之奈何?”梁启超反问:“何以国粹将亡?”门生答道:“先生不见今天读经之人之少乎?”梁启超听后勃然拍案说:“从古就是这么少!”读典范的人,从来都是这么少。也有很多人想试图消解文学消遣与娱乐的性质,想将它抬高到很高的高度,我想说,大可不必这样。因为文学,从来都有一部分是小众的。我的同学很担心,说今年的人都去看网络小说,传统文学没人看了,文学没落了。我觉得不用担心,因为不还有你们吗?